Article View/Open
Publication Export
|
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|
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
- > Simple Record
- > Full Record
Field |
Value |
Title: | 間歇訓練法在游泳訓練上的應用 |
Authors: | 王思宜;吳家慶 Wang,, Shi-yi;Wu, Chia-ching |
Contributors: | 體育室 |
Keywords: | 游泳訓練 ; 間歇訓練法 |
Date: | 2010-12 |
Issue Date: | 2015-01-20 10:55:31 (UTC+8) |
Abstract: | 游泳屬於非負重形式的運動,在水中因為有浮力的關係,再加上所動用的肌肉群較少、動作速度較慢、水平的運動姿勢與水溫等因素,使得骨骼肌與心臟在運動時的生理負荷較小,所以在休息數秒鐘之後,便可進行下一趟的練習。大約有70%的游泳比賽項目會在2分鐘內完成,所以訓練內容上,絕大多數都是以接近比賽速度的間歇訓練形式來做安排。長時間的連續游泳可以發展有氧能量系統,但運動員會覺得比較枯燥無聊,且多次反覆、有短暫休息、較高強度的間歇訓練也有同樣訓練有氧能量系統的效果。由於游泳是動作技術要求較高的運動,即使對長距離游泳項目的選手而言,在訓練過程中,也很少僅安排低強度的訓練課程。因為單純的低強度訓練難以發展肌肉神經招募的形式、動作技術與在比賽中所需的能量系統。所以在游泳訓練中,不論是何種項目,在每次的訓練內容中都包含有短暫休息(5-15秒)、多次反覆(50-200公尺)的間歇訓練。本文除了討論間歇訓練的運動生理基礎、游泳與其他運動項目間歇訓練的比較,同時也提供在游泳訓練上安排間歇訓練的參考範例。 |
Relation: | 政大體育研究, 19, 113-120 |
Data Type: | article |
DCField |
Value |
Language |
dc.contributor (Contributor) | 體育室 | |
dc.creator (Authors) | 王思宜;吳家慶 | zh_TW |
dc.creator (Authors) | Wang,, Shi-yi;Wu, Chia-ching | |
dc.date (Date) | 2010-12 | |
dc.date.accessioned | 2015-01-20 10:55:31 (UTC+8) | - |
dc.date.available | 2015-01-20 10:55:31 (UTC+8) | - |
dc.date.issued (Issue Date) | 2015-01-20 10:55:31 (UTC+8) | - |
dc.identifier.uri (URI) | http://nccur.lib.nccu.edu.tw/handle/140.119/73026 | - |
dc.description.abstract (Abstract) | 游泳屬於非負重形式的運動,在水中因為有浮力的關係,再加上所動用的肌肉群較少、動作速度較慢、水平的運動姿勢與水溫等因素,使得骨骼肌與心臟在運動時的生理負荷較小,所以在休息數秒鐘之後,便可進行下一趟的練習。大約有70%的游泳比賽項目會在2分鐘內完成,所以訓練內容上,絕大多數都是以接近比賽速度的間歇訓練形式來做安排。長時間的連續游泳可以發展有氧能量系統,但運動員會覺得比較枯燥無聊,且多次反覆、有短暫休息、較高強度的間歇訓練也有同樣訓練有氧能量系統的效果。由於游泳是動作技術要求較高的運動,即使對長距離游泳項目的選手而言,在訓練過程中,也很少僅安排低強度的訓練課程。因為單純的低強度訓練難以發展肌肉神經招募的形式、動作技術與在比賽中所需的能量系統。所以在游泳訓練中,不論是何種項目,在每次的訓練內容中都包含有短暫休息(5-15秒)、多次反覆(50-200公尺)的間歇訓練。本文除了討論間歇訓練的運動生理基礎、游泳與其他運動項目間歇訓練的比較,同時也提供在游泳訓練上安排間歇訓練的參考範例。 | |
dc.format.extent | 236702 bytes | - |
dc.format.mimetype | application/pdf | - |
dc.relation (Relation) | 政大體育研究, 19, 113-120 | |
dc.subject (Keywords) | 游泳訓練 ; 間歇訓練法 | |
dc.title (Title) | 間歇訓練法在游泳訓練上的應用 | zh_TW |
dc.type (Data Type) | article | en |